推广心理产品的意义
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新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心理学正悄然进驻于我国社会当中风潮涌动,必将掀起心理普及狂澜,而其面向人群不再局限于专业研究人员,而是社会全体人员,国家颁发相关政策,教育机构提供支持,社会媒体竞相报道,各个企事业单位也逐渐重视心理健康,切切实实做到全民心理健康发展。我国人口基数大,心理行业市场极其广阔,各个地方、各个领域、各阶层,各个年龄阶段,无不都是我们的市场对象。保守估计心理设备市场产值超越千亿有余,同邀您共享一杯蜜羹,把握住大好的靓丽风光,抓住时间和机遇做到稳操盘手,努力造就心灵的殿堂。
良好的政策导向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导向作用,积极响应政策就意味着成功的践行,政策具有广泛的权威性可以影响到每个区域和群体,且强制性的实施。因此,抛下平日里的犹豫彷徨、辗转反侧,加入我们与我们一同前行,我们一直在路上。
《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
      
卫生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卫疾控发[2008]5号)中明确要求了建设进度,要求:中小学建立心理咨询室、设置专职教师并配备合格人员的学校比例,到2010年城市必须达到40%、农村达到10%;2015年城市达到60%、农村达到30%。开展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工作的县(市、区)的比例,到2010年城市达到80%、农村达到50%;2015年城市达到85%、农村达到70%。到2010年达到50%,2015年达到80%。
      精神卫生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神卫生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初步形成,领导协调机制正在各地逐步建立,管理规范和制度陆续出台,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发展,能力水平得到提高,服务规模和内容逐步扩大与完善。但是,我国精神卫生工作中还存在预防和识别处理精神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的力度不够、总体服务资源不足且管理分散、地区差异明显、防治机构和人员队伍缺乏、尚未建立有效的机构间工作衔接机制、精神疾病社区管理和康复薄弱等问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进一步科学地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认真总结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的通知
        目标任务:通过特色学校争创计划,树立一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典型,推动广大中小学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各项要求,明确学校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义务和责任,规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和必要的活动场地,丰富课程内容,建立稳定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形成全体教师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心灵成长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
。。。。。。